海外市場 | 2025歐洲機器人展會技術和產品掠影
展會概況
日媒報道,6月24-27日,歐洲最大的機器人展會——Automatica 2025(國際自動化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在德國慕尼黑展覽中心舉行。本屆展會吸引了超過49000名參觀者,遠超上屆的41169人,創下歷史新高。除了歐洲領先的制造商展示其最新技術外,許多日本公司也參與其中,展現了其在歐洲市場的影響力。
Automatica每逢奇數年舉辦,是歐洲領先的機器人展會。2025年展會吸引了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800家參展商,展出了超過1100臺機器人。
盡管德國乃至歐洲的資本投資環境普遍低迷(尤其是汽車行業),但機器人的展廳依然熙熙攘攘,各大制造商的展位吸引了大批參觀者。
庫卡推出自動化編程AI助手
最引人注目的參展商之一是德國本土機器人巨頭庫卡。該公司推出了其AI驅動的編程助手功能 iiQWorks.Copilot。
該系統允許用戶輸入自然語言指令,例如“添加一個動作,將箱子從傳送帶上堆疊到托盤上”,然后這些指令會立即轉換為可執行程序。此外,還可以使用自然語言在仿真軟件中輸入文本來更改仿真軟件中的布局,例如“將傳送帶放置在右側”。該界面支持多種語言,包括英語、德語和日語。
“我們的目標是讓自動化更容易,”公司發言人表示。這款AI助手計劃于今年晚些時候發布。
雙臂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備受矚目
總部位于慕尼黑的Agile Robots公司在此次展會上擁有大型展位。該公司成立于 2018 年,通過收購協作和物流機器人制造商迅速擴張,在本屆展會展示了Franka Robotics(于2023 年加入Agile Robots)的產品。
Agile Robots與NVIDIA合作,展示了一套系統,該系統將專為人形機器人設計的最新通用AI模型GR00T N1.5與Franka Robotics的雙臂機器人相結合。該系統使用標準彩色攝像頭,可以識別并處理放置在其前方的物體。雖然此類任務通常需要能夠捕捉深度信息的特殊攝像頭,但AI技術僅使用傳統成像即可實現類似的功能。
總部位于德國南部巴登-符騰堡州的NEURA ROBOTICS公司也吸引了人們的關注。該公司在展會上首次展示了其人形機器人4NE1第三代。該機器人身高180厘米、體重80公斤,行走速度可達5公里/小時。它專為物流和制造環境而設計,利用人工智能實時響應周圍環境的變化。
來自歐洲的多樣化機器人系統
總部位于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以工業和高科技產業聞名)的倍福自動化公司,推出了其模塊化機器人系統ATRO。該系統允許用戶通過將關節單元與鏈接模塊組合來構建靈活的機械臂。在展會上,倍福還展示了其與線性運輸系統XTS和非接觸式懸浮運輸系統XPlanar的集成。
“同步多臺機器通常需要大量的工程設計工作。但有了倍福的解決方案,所有一切都可以通過TwinCAT平臺集中控制,從而達到輕松而先進的協調。”倍福日本子公司總裁川野俊充解釋道。
同樣位于巴登-符騰堡州的Autonox Robotics公司展出了一款用于機械加工的高剛性機器人。據介紹,德國弗勞恩霍夫制造技術與先進材料研究所(IFAM)正在與Autonox和西門子聯合開展機器人加工的研究。該機器人不僅可以處理鋁合金等易加工材料,還可以處理回火鋼等較硬的工件。
在德國以外的歐洲參展商中,瑞士機器人巨頭ABB機器人公司推出了與其最新OmniCore控制器兼容的新型大型機器人,可降低20%的功耗。此次展出的是新開發的IRB 6750S,這是一款架裝式機器人,最大有效載荷為350公斤。ABB表示,該機器人在同尺寸范圍內性能卓越,適用于汽車車身點焊、大型沖壓件下料以及建筑材料切割等應用。
“它可以與落地式機器人一起進行高密度布局安裝。在一個汽車焊接工位中,最多可布置18臺機器人,在15秒內完成80個點焊。”該業務經理說道。
日本參展商展示特定行業的自動化
在2025年德國慕尼黑國際自動化技術與設備展覽會(Automatica 2025)上,日本機器人制造商也令人印象深刻。其中,發那科(Fanuc)憑借一套食品級協作機器人系統吸引了眾多目光,該系統可以自動組裝三明治。該系統由兩臺CRX協作機器人組成,可以執行一系列任務——從在面包下半部分放置蛋黃醬、薩拉米香腸和生菜,到在上面添加配料并擺放在柜臺上——所有操作均完全自動化。
“這套系統以及本次展會上的許多其他系統,都是與德國本地系統集成商合作伙伴共同開發的,”高級管理官安倍健一郎表示。“我們希望這些演示也能幫助提升我們小型合作伙伴的知名度。”
安川電機首次在德國展出了其MOTOMAN NEXT機器人。展品包括一個將用過的餐具分類放在托盤上并放入洗碗機的系統,以及一個通過攝像頭識別障礙物自動生成無碰撞路徑的系統。“這些系統能夠自動完成以前被認為困難的任務,給參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安川電機歐洲公司經理井上光說道。
聚焦制藥應用
雖然汽車行業仍然是德國最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但制藥行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作為全球主要的制藥生產國,德國吸引了眾多瞄準這一領域的參展商。
川崎重工推出了其新型MC006V垂直關節機器人,專為使用過氧化氫等腐蝕性滅菌劑的潔凈室環境而設計。該機器人采用特殊涂層,具有極強的耐化學性。其有效載荷高達6公斤(之前型號為4公斤),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它滿足了客戶一次性處理更多工件的需求。”川崎機器人EMEA倉岡修平社長表示。
精工愛普生推出了其首款協作機器人AX6-A901S。該機器人工作半徑達900毫米,有效載荷為6公斤,旨在用于制藥和生命科學領域。其一大特點是具有光滑的外形,從而不易積塵。“它還因兼容Python編程語言而廣受歡迎。Python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即使不熟悉機器人的用戶也能輕松上手。”銷售本部MS銷售部高級職員壹岐洋說道。
該公司還推出了融合噴墨打印和機器人技術的“直接成形打印系統”,并借此展會正式發售。該系統采用垂直多關節機器人和垂直升降機構,可保持工件和打印頭的最佳位置,從而實現快速直接在三維物體上的打印。雖然在三維物體上打印的方法有很多,但每種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例如需要使用印版來轉移油墨,這使其不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或者需要高技能的手工操作才能在曲面上進行清晰打印。然而,該系統克服了這些挑戰。“無需印版,無需任何特殊技能即可在三維物體上進行清晰的單色或全彩打印。這是愛普生獨有的方案,愛普生同時擁有打印機和機器人技術。”愛普生執行官兼IJS事業部經理福田俊也充滿自信地說道。
接觸前停止的機器人和線性運輸系統
那智不二越展出了MZS05機器人,這款機器人能夠在接觸之前就檢測到人類或其他物體。普通的協作機器人在接觸后會立即停止,而這款機器人甚至在接觸發生之前就停止了。“協作機器人在接觸后停止時需要重新啟動,但這款機器人在接觸發生之前就停止了,因此無需重新啟動,”那智歐洲公司總經理稻熊大輔解釋了其優勢。“許多歐洲公司正在將工廠從西歐遷往東歐,因此這款機器人很容易推廣到新建工廠和其他不熟悉機器人的場所。”除了檢測手臂接近的傳感器外,這款機器人還配備了激光掃描儀,可以監測周圍環境,即使在無人的情況下也能高速運行。
盡管歐洲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但稻熊先生表示,“MZS05所基于的MZ系列垂直多關節機器人,因其成本效益而受到高度評價,在歐洲的引進數量正在逐漸增加。
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推出了線性傳送系統“線性傳送模塊LCMR200”。歐洲有很多線性傳送系統制造商,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歐洲FA銷售經理片倉達郎表示:“用戶對產品的理解也在不斷提高,很多公司會根據自身需求的功能來選擇產品。LCMR200適用于工件不落地的精密作業,因此常用于電氣和電子設備的組裝。”
該公司目前正在積極拓展歐洲系統集成商合作伙伴,并在會場展出了由意大利合作伙伴EL.MEC公司開發的自動化單元。這是一個模塊化自動化系統,將LCMR200與工業機器人相結合,并根據作業類型連接使用多個單元。“該系統可以逐步添加單元,充分利用了LCMR200靈活擴展的優勢。”片倉經理說道。
除了參展企業外,來自歐洲中小型制造商和亞洲機器人制造商等眾多企業也紛紛亮相,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產品和技術。展會還舉辦了多場活動,包括由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舉辦的“IFR高管圓桌會議”,會長伊藤孝幸(發那科首席技術官)介紹了最新統計數據和未來趨勢。
(素材來源:日媒公開報道 編譯:協會傳媒平臺 責編:張芳麗)